广告区域

广告区域

公募基金薪酬变革:高管或见顶300万,业绩挂钩成转型趋势

网络热点04-12阅读:560评论:0

近期,市场传闻称,部分基金公司及券商可能实施薪酬上限,高管薪酬上限或为300万元。虽然相关机构对此消息予以否认,但公募行业的薪酬调整趋势愈发明显。2022年以来,受股市低迷和基金赎回压力影响,154家披露年报的基金管理人数据显示,2023年基金管理费收入同比减少108.97亿元,降幅约7.55%。公募基金连续两年亏损,2023年和2022年亏损金额分别高达4347.74亿元和14547.80亿元。在此背景下,多家基金公司采取降本增效措施,员工薪酬福利成为调整重点。业内人士透露,部分公司员工底薪、年终奖和福利全面下降。预计公募行业的降薪范围将涵盖中层部门领导,顶流明星基金经理的高薪酬或也将受波及。监管部门已出台多项政策,要求基金公司加强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严控过度激励行为。2022年4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督促基金管理人严格执行薪酬递延制度。中基协于2022年6月出台《基金管理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指引》,规定基金公司应建立不少于3年的绩效薪酬递延支付制度,高管和基金经理的递延支付比例原则上不低于40%。基金行业正处于转型阵痛期,高质量发展成为行业发展方向。在此过程中,整理薪酬激励机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投研和风控能力成为关键任务。业内人士建议,基金公司应树立正确的业绩导向,将员工薪酬与长期投资业绩挂钩,避免过度激励和短期冲动。同时,加大对一线投研人员的薪酬倾斜力度,充分调动基金经理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随着行业转型的深入推进,基金公司在薪酬福利方面的调整将持续。尽管面临阵痛,但这将有助于公募基金行业实现更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和讯自选股写手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作为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不代表和讯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和讯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和讯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和讯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