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区域

广告区域

中国水泥行业“出海”成效显著 部分公司海外业绩爆发

网络热点05-20阅读:1评论:0

  本报记者 黄群

  5月18日,世界水泥协会2024年度大会在南京揭幕。据水泥大数据研究院统计,截至2023年底,国内水泥企业海外熟料产能已扩张至6465万吨,同比增长35%;截至2024年3月底,中国企业已经在海外21个国家建设了54座水泥厂。

  世界水泥协会主席、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如山表示,水泥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中国水泥工业先进产能加速“出海”,有利于提升世界经济和产业活力,促进全球基础设施建设。

  加码全球化布局

  4月28日,乌兹别克斯坦安吉延海螺6500t/d熟料生产线竣工,这是海螺水泥践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亚投资建设的第三座水泥工厂,也是公司在乌兹别克斯坦规模最大的水泥生产线。

  海螺水泥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海螺水泥于2011年在印度尼西亚建厂,拉开了企业“出海”的序幕。截至目前,海螺水泥已在海外五个国家投资布局,累计熟料产能达1400万吨/年,水泥产能达2300万吨/年,投资规模居国内企业前列。

  华新水泥也是中国水泥企业“出海”的标杆。截至目前,公司已在海外11个国家布局,并已成为中亚水泥市场的领军者。4月9日,公司总裁李叶青在业绩交流会上对投资者表示,未来华新水泥可能会在25个国家甚至更多的国家拥有生产线。

  4月8日,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香港举行了2023年度业绩发布会。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董事长周育先表示,2024年中国建材股份将加快国际化发展,推进全业务、全流程、全要素国际化。其中,基础建材以国际化拓展市场空间;新材料适时“出海”,加大全球影响力。

  此外,也有上市公司正努力实现海外布局“零突破”。4月27日,冀东水泥宣布,为加速公司海外发展步伐,公司拟现金收购关联方冀东发展持有的中非冀东建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非建材”)60%股权,中非建材旗下的曼巴水泥位于南非,拥有一条日产2800吨熟料的水泥生产线。

  水泥大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资企业在海外已投产运营多达62条水泥熟料生产线,主要集中在东南亚、中亚及南非等地区。其中,印度尼西亚、乌兹别克斯坦、老挝、缅甸等地的产能尤为突出。

  水泥网水泥分析师李坤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水泥产能充分,促使企业积极寻找新的出路。而当前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仍有较大市场需求,水泥企业除了拓展上下游产业链、进军第二产业之外,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

  天风证券发布研报称,2023年中国水泥企业“出海”速度明显加快,主要系国内需求拐点已现,盈利中枢不断下移倒逼具备扩张实力的头部企业加快“出海”步伐。

  海外市场业绩爆发

  2023年,尽管水泥企业整体营收规模和盈利能力较2022年都有所下降,但龙头企业海外业务均出现了逆势增长,一些企业甚至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港股企业西部水泥主要业务分布在陕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贵州省及非洲莫桑比克、刚果(金)、埃塞俄比亚等地。2023年,公司海外市场收入达27.7亿元,同比增长145%,占总营收比重达到31%。公司表示,尽管国内业务售价较低,但公司非洲业务仍能够贡献较高利润,使得公司在2023年度保持利润的整体稳定。2024年,西部水泥将全面统筹主业发展及上下游产业链延伸,稳步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加强风险识别及控制,建立健全中长期海外发展规划,完善海外项目运营管理机制,积极构建多元化合作模式。

  中材国际海外核心经营区域包括非洲、中东、南亚、东南亚等地市场。2023年公司境外新签合同金额333.07亿元,占合同总金额比例达54%。公司预计2024年境外水泥需求和价格较2023年总体保持稳定,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区域水泥需求旺盛,水泥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此外,华新水泥2023年境外业务营收达到54.89亿元,同比增长近30%。李叶青表示,2023年公司在中亚国家的4家工厂盈利非常好,是华新水泥海外业务的核心利润贡献地区,南亚及东南亚的一些工厂也处于续盈状态。

  海螺水泥2023年海外业务收入为46.7亿元,同比增长17.75%,产品综合毛利率达到30.10%,同比上升3.25个百分点。“2023年中亚地区整体需求不错,东南亚国家中柬埔寨和缅甸市场需求也较好。未来海螺水泥不排除在海外投资新的工厂,但是策略会相对谨慎,毕竟海外一些地区是一个高收益和高风险并存的市场。”前述海螺水泥相关负责人表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网友评论